浩的来源
新百家姓排名:0
浩(灏)[浩、灝,读音作hào(ㄏㄠ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源源:源于姜姓,出自上古帝少皓氏裔孙帝喾之子后稷,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帝喾,后人将其列为上古“五帝”之三。他是少皓(昊、暤)金天氏的孙子,蟜极的儿子,姓姬、名帝俊,因为在辛地(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辛里)开基,故号称高辛氏。他是黄帝的曾孙、虫乔极的儿子。继承其叔父颛顼称帝七十年,一百零五岁时去逝。
据史载,帝喾在十五岁时即辅佐叔父颛顼,学习治理国家,三十岁时继承颛顼帝位,建都于亳殷(今河南偃师)。
帝喾行政大公无私,有明察善恶的能力。他在位时虽然不象黄帝、玄帝那样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建树,但他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天下人都很敬服他。他直接领导的部落由八个氏族组成,主要活动区域在今中原范围。他能够更加科学地掌握日、月、星三辰的变化规律,初步掌握了观察时间、区分节令的有效方法,以指导农业生产。
帝喾在人民群众中尤其以讲信用著称。据说当时犬戎房王发动叛乱,帝喾布告国中:“若有人把房王人头取来,我就把公主嫁给他。”他的臣下多数惧怕房王的势力,不敢拿生命去冒险,而有一个普通的、头状如狗头的人名叫般瓠,以自己的勇猛独取犬戎房王首级献给帝喾,帝喾即履行诺言,将公主嫁与此人,一时被天下传为美谈。后来帝喾之女与般瓠南下四川、黔、滇一带开基,以唐为姓。
帝喾还是金、银、铜、铅、铁这五大金属元素的发现者。据史载,黄帝时代虽然有了金属货币,但金、银、铜、铁、铅尚处于混而为一的状态。帝喾命臣下咸黑,率众于峒山(今河南新郑、荥阳、至巩义市一带,另一说在甘肃)开矿冶炼,直至将峒山开掘冶炼成空峒山,首次使金属货币成了流通货币的主要形式。
帝喾的最大历史功绩,是生下了几个后来对中华民族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帝喾与有邰氏之女姜嫄生下了后稷,此人成为周族的始祖;帝喾与陈锋氏之女庆都(一名庆节)在丹陵生下了唐尧大帝;帝喾与有戎氏之女简狄生下了契,此人后来成了商族的始祖;帝喾与娵訾氏之女常仪生下了挚,后来挚成为他帝位的继承人。这几个人——后稷、唐尧、契、挚,后来对中华民族百家姓氏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帝喾被列为“上古五帝”之一,是理所当然的。
帝喾去世后,与颛顼同葬在河南内黄县境内。清朝同治年间有一次特大暴风,飞沙走石,将帝喾陵寝湮没在黄沙灌木丛中,当地政府在上级文物部门支持下,于1992年对陵区进行了清理和修复,同时,内黄县通过县财政拨款与群众集资等办法修复了原貌。现存元朝天历年间所立“帝喾陵”标志碑一块。近年来还于附近发现墓址地下藏有通道、围墙和墓葬文物等,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整修和考证。
唐尧之后,其族衍分为:唐氏、杜氏、范氏、刘氏、韦氏、祁氏、房氏;
契本姓姒,他的部族后来新产生了子姓、商姓、殷姓、訾姓、宋姓、孔姓、孟姓、朱姓、娄姓、邹姓等;
后稷的后代建立周朝后,除姬姓流传之外,又新产生了周氏、鲁氏、晋氏、卫氏、蔡氏、曹氏、滕氏、燕氏、郑氏、吴氏、魏氏、何氏、郭氏、管氏、焦氏、滑氏、霍氏、聃氏、郜氏、浩氏、毛氏、华氏、林氏、牛氏、孙氏、杨氏、雍氏、毕氏、丰氏、荀氏、原氏、成氏、盛氏、于氏、应氏、凡氏、蒋氏、邢氏、茅氏、作氏、贾氏、芮氏、随氏、胡氏、巴氏、遂氏、顿氏、耿氏、彤氏、岑氏等主要姓氏。
浩氏,就是后稷的后代,其姓源出西周王朝建立以后。浩,是周宗室的分封地,该宗后代建了浩亹城,因以地名为姓氏,称浩氏。浩亹城浩亹水泮,后在秦、汉两朝时期扩为县名,属金城郡管辖,郡治所在允吾(今甘肃永靖)。
据史籍《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允吾,乌亭逆水出参街谷,东至枝阳入湟。浩亹,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令居,涧水出西北塞外,至县西南入郑伯津。”
允吾、令居皆濒于今庄浪河。浩亹城在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南的大通河东岸。今大通河西周、先秦、汉朝时期的浩亹水。今庄浪河和大通河之间别无其他较大的河流。
第二个源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浩齐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浩齐特氏,为蒙古浩齐特部的氏族姓氏,由达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罗特所领有。不过,在记述蒙古各部变迁较为详细的史籍《蒙古王公表传》一书中,浩齐特部又作为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后裔达赉逊库登汗领有的部落,谓库登汗“号其所部曰浩齐特”。史籍《清太宗实录》第十七卷中记录:“遣尼堪往迎喀尔喀所属蒿齐忒部落归降额林臣台吉、巴特玛塔布囊。”说明该部后来归入喀尔喀万户。后有学者认为,浩齐特又称“好陈察哈尔”,即旧察哈尔部。
蒙古浩齐特氏的王公贵族多冠汉姓为陈氏,但亦有非贵族人等以部族名称首音的谐音汉字“浩”为汉姓,称浩氏。
二.历史名人:
浩 周:(生卒年待考),寿春人(今安徽寿县)。著名三国时期孙吴国将领。
公元222年农历9月初,孙吴国主孙权派于禁的护军浩周、军司马东里衮,去洛阳晋见曹魏帝曹丕,代他表达真心诚意,言辞极为谦卑恭敬。
曹丕见到浩周后问:“孙权是不是可以信赖呢?”
浩周认为孙权一定臣服,东里衮则认为孙权一定不会臣服。
但曹丕却对浩周的话大感喜悦,认为是真知灼见,所以封孙权为“吴王”,再派浩周到吴国。
浩周对孙权说:“陛下(曹丕)不相信大王会派儿子入京担任侍卫(人质),我用全家百口人命担保。”
孙权感动,涕泪交集,沾湿衣襟,而且指天发誓。
可是,浩周返回首都洛阳后,孙权的儿子却没有来,只一味花言巧语,左推右拖。
曹丕打算派高级咨询官辛毗、政府署执行官桓阶,前往吴国跟孙权盟誓,催促人质上道。孙权推辞,不肯接受。曹丕这才发现他上了孙权的圈套,大为愤怒,打算讨伐。
刘晔说:“孙权刚刚获得胜利,上下一心,而且有江河湖川相阻,不可能仓促之间把他制伏。”曹丕不信。
农历9月末,曹丕命时驻寿春(今安徽寿县)的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率军出洞口(今安徽和县长江渡口);时驻合肥(今安徽合肥)的大将军曹仁,共同率军出濡须(今安徽含山);上军大将军曹真、时驻宛城的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包围南郡(今湖北江陵)。
吴国建威将军吕范,率五个兵团及江防舰队,抵抗曹休;时驻公安(今湖北公安)的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杨粲,增援南郡;裨将军朱桓,据守濡须,阻挡曹仁。
农历10月3日,曹魏帝曹丕指定首阳山(今河南偃师)东麓作为他死后坟墓所在,开始准备后事,一切从简,不埋藏金银玉石,一律用瓦器陶器。并下令把这项诏书保管在皇家祭庙,副本存政务署、皇家图书馆(秘书)、三府(司徒府、司空府、太尉府)。
此时的吴王孙权因为扬越(今江西及浙江)一带蛮夷还没有完全征服,有心腹之忧,乃谦卑的上书曹丕,请求准许他改过自新,说:“如果我的罪行不蒙赦免,一定不容许我存在,我当呈献国土人民,投奔交州(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直到老死。”
孙权又写信给浩周说:“打算代儿子孙登向皇家求婚。”又说:“只因孙登年纪还小,打算派孙卲、张昭,护送孙登同时入京。”
曹丕报书说:“我跟阁下大义已定,岂愿劳师动众,远临长江、汉水?孙登早晨上道,我晚上便召回大军。”
孙权拒绝,谈判决裂。孙权遂改年号黄武,沿长江布防。此举就是明确表明不奉正朔,不再使用曹魏帝国的年号。在年号制度之下,这就是独立宣言,吴王国出现。但因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国家名“吴”,史学家只好在国名上为他们加上花草,称孙权的“吴”为“东吴”以区别战国时代的吴国和小分裂时代的南吴。
历史发展到此,三国时代正式开始。
浩 斯:蒙古族,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人。
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教授、室主任。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内蒙古文学研究会会员,内蒙古历史学会会员。198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曾就职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师。
1985年9月~1987年1月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助教进修班。1992年10月~12月赴蒙古国科学院访问学习。1998年9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主要讲授课程:《蒙古族文学史》、《中国古代史》、《蒙古文学专题》、《蒙语基础》、《汉语基础》、《翻译基础》。
主要研究方向:蒙古族古代文学。
主要研究论文:《〈蒙古秘史〉艺术形象的美学形式》、《蒙古族作家藏文创作研究》、《蒙古秘史研究的新进展》、《藏传佛教传入蒙古之肇端》、《尹湛纳希文学作品中汉藏文化的渗透》、《试述蒙古古代社会经济立法》、《蒙古民俗百科全书》、《中国“九·五”科学研究成果选》。
曾参编国家级科研课题一项,主持完成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研课题二项。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成果三等奖二项,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青年科技成果优秀奖一项,
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荣誉称号。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内蒙古自治区历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
浩 然:(公元1932~今),原名梁金广,笔名白雪、盘山;祖籍河北宝坻,生于唐山赵各庄煤矿人(今天津)。著名当代作家。
浩然少时读了三年小学。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起从事青年团工作。
1954年起任《河北日报》记者、北京俄文《友好报》记者、《红旗》杂志编辑。
1964年到北京市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后任作协北京分会主席。
浩然于1956年开始发表小说,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喜鹊登枝》、《苹果要熟了》、《珍珠》、《蜜月》、《杏花雨》、《老支书的传闻》,短篇选集《彩霞集》,散文集《北京街头》。
1964年后,在中国作协北京分会专门从事创作。是中共十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5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艳阳天》,被改编摄制成同名电影。1972年出版了另一长篇《金光大道》。1974年发表了宣扬文化大革命思潮的中篇《西沙儿女》和《百花川》。
粉碎“四人帮”后,出版有短篇集《花朵集》、《姑娘大了要出嫁》、《高高的黄花岭》,长篇小说《山水情》(又名《男婚女嫁》)、《苍生》,以及《浩然选集》等。
他还出版了多种儿童文学集。浩然是生活在农民中间、为农民而写作的作家,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民间文化的泥土气息。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源源:源于姜姓,出自上古帝少皓氏裔孙帝喾之子后稷,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帝喾,后人将其列为上古“五帝”之三。他是少皓(昊、暤)金天氏的孙子,蟜极的儿子,姓姬、名帝俊,因为在辛地(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辛里)开基,故号称高辛氏。他是黄帝的曾孙、虫乔极的儿子。继承其叔父颛顼称帝七十年,一百零五岁时去逝。
据史载,帝喾在十五岁时即辅佐叔父颛顼,学习治理国家,三十岁时继承颛顼帝位,建都于亳殷(今河南偃师)。
帝喾行政大公无私,有明察善恶的能力。他在位时虽然不象黄帝、玄帝那样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建树,但他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天下人都很敬服他。他直接领导的部落由八个氏族组成,主要活动区域在今中原范围。他能够更加科学地掌握日、月、星三辰的变化规律,初步掌握了观察时间、区分节令的有效方法,以指导农业生产。
帝喾在人民群众中尤其以讲信用著称。据说当时犬戎房王发动叛乱,帝喾布告国中:“若有人把房王人头取来,我就把公主嫁给他。”他的臣下多数惧怕房王的势力,不敢拿生命去冒险,而有一个普通的、头状如狗头的人名叫般瓠,以自己的勇猛独取犬戎房王首级献给帝喾,帝喾即履行诺言,将公主嫁与此人,一时被天下传为美谈。后来帝喾之女与般瓠南下四川、黔、滇一带开基,以唐为姓。
帝喾还是金、银、铜、铅、铁这五大金属元素的发现者。据史载,黄帝时代虽然有了金属货币,但金、银、铜、铁、铅尚处于混而为一的状态。帝喾命臣下咸黑,率众于峒山(今河南新郑、荥阳、至巩义市一带,另一说在甘肃)开矿冶炼,直至将峒山开掘冶炼成空峒山,首次使金属货币成了流通货币的主要形式。
帝喾的最大历史功绩,是生下了几个后来对中华民族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帝喾与有邰氏之女姜嫄生下了后稷,此人成为周族的始祖;帝喾与陈锋氏之女庆都(一名庆节)在丹陵生下了唐尧大帝;帝喾与有戎氏之女简狄生下了契,此人后来成了商族的始祖;帝喾与娵訾氏之女常仪生下了挚,后来挚成为他帝位的继承人。这几个人——后稷、唐尧、契、挚,后来对中华民族百家姓氏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帝喾被列为“上古五帝”之一,是理所当然的。
帝喾去世后,与颛顼同葬在河南内黄县境内。清朝同治年间有一次特大暴风,飞沙走石,将帝喾陵寝湮没在黄沙灌木丛中,当地政府在上级文物部门支持下,于1992年对陵区进行了清理和修复,同时,内黄县通过县财政拨款与群众集资等办法修复了原貌。现存元朝天历年间所立“帝喾陵”标志碑一块。近年来还于附近发现墓址地下藏有通道、围墙和墓葬文物等,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整修和考证。
唐尧之后,其族衍分为:唐氏、杜氏、范氏、刘氏、韦氏、祁氏、房氏;
契本姓姒,他的部族后来新产生了子姓、商姓、殷姓、訾姓、宋姓、孔姓、孟姓、朱姓、娄姓、邹姓等;
后稷的后代建立周朝后,除姬姓流传之外,又新产生了周氏、鲁氏、晋氏、卫氏、蔡氏、曹氏、滕氏、燕氏、郑氏、吴氏、魏氏、何氏、郭氏、管氏、焦氏、滑氏、霍氏、聃氏、郜氏、浩氏、毛氏、华氏、林氏、牛氏、孙氏、杨氏、雍氏、毕氏、丰氏、荀氏、原氏、成氏、盛氏、于氏、应氏、凡氏、蒋氏、邢氏、茅氏、作氏、贾氏、芮氏、随氏、胡氏、巴氏、遂氏、顿氏、耿氏、彤氏、岑氏等主要姓氏。
浩氏,就是后稷的后代,其姓源出西周王朝建立以后。浩,是周宗室的分封地,该宗后代建了浩亹城,因以地名为姓氏,称浩氏。浩亹城浩亹水泮,后在秦、汉两朝时期扩为县名,属金城郡管辖,郡治所在允吾(今甘肃永靖)。
据史籍《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允吾,乌亭逆水出参街谷,东至枝阳入湟。浩亹,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令居,涧水出西北塞外,至县西南入郑伯津。”
允吾、令居皆濒于今庄浪河。浩亹城在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南的大通河东岸。今大通河西周、先秦、汉朝时期的浩亹水。今庄浪河和大通河之间别无其他较大的河流。
第二个源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浩齐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浩齐特氏,为蒙古浩齐特部的氏族姓氏,由达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罗特所领有。不过,在记述蒙古各部变迁较为详细的史籍《蒙古王公表传》一书中,浩齐特部又作为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后裔达赉逊库登汗领有的部落,谓库登汗“号其所部曰浩齐特”。史籍《清太宗实录》第十七卷中记录:“遣尼堪往迎喀尔喀所属蒿齐忒部落归降额林臣台吉、巴特玛塔布囊。”说明该部后来归入喀尔喀万户。后有学者认为,浩齐特又称“好陈察哈尔”,即旧察哈尔部。
蒙古浩齐特氏的王公贵族多冠汉姓为陈氏,但亦有非贵族人等以部族名称首音的谐音汉字“浩”为汉姓,称浩氏。
二.历史名人:
浩 周:(生卒年待考),寿春人(今安徽寿县)。著名三国时期孙吴国将领。
公元222年农历9月初,孙吴国主孙权派于禁的护军浩周、军司马东里衮,去洛阳晋见曹魏帝曹丕,代他表达真心诚意,言辞极为谦卑恭敬。
曹丕见到浩周后问:“孙权是不是可以信赖呢?”
浩周认为孙权一定臣服,东里衮则认为孙权一定不会臣服。
但曹丕却对浩周的话大感喜悦,认为是真知灼见,所以封孙权为“吴王”,再派浩周到吴国。
浩周对孙权说:“陛下(曹丕)不相信大王会派儿子入京担任侍卫(人质),我用全家百口人命担保。”
孙权感动,涕泪交集,沾湿衣襟,而且指天发誓。
可是,浩周返回首都洛阳后,孙权的儿子却没有来,只一味花言巧语,左推右拖。
曹丕打算派高级咨询官辛毗、政府署执行官桓阶,前往吴国跟孙权盟誓,催促人质上道。孙权推辞,不肯接受。曹丕这才发现他上了孙权的圈套,大为愤怒,打算讨伐。
刘晔说:“孙权刚刚获得胜利,上下一心,而且有江河湖川相阻,不可能仓促之间把他制伏。”曹丕不信。
农历9月末,曹丕命时驻寿春(今安徽寿县)的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率军出洞口(今安徽和县长江渡口);时驻合肥(今安徽合肥)的大将军曹仁,共同率军出濡须(今安徽含山);上军大将军曹真、时驻宛城的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包围南郡(今湖北江陵)。
吴国建威将军吕范,率五个兵团及江防舰队,抵抗曹休;时驻公安(今湖北公安)的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杨粲,增援南郡;裨将军朱桓,据守濡须,阻挡曹仁。
农历10月3日,曹魏帝曹丕指定首阳山(今河南偃师)东麓作为他死后坟墓所在,开始准备后事,一切从简,不埋藏金银玉石,一律用瓦器陶器。并下令把这项诏书保管在皇家祭庙,副本存政务署、皇家图书馆(秘书)、三府(司徒府、司空府、太尉府)。
此时的吴王孙权因为扬越(今江西及浙江)一带蛮夷还没有完全征服,有心腹之忧,乃谦卑的上书曹丕,请求准许他改过自新,说:“如果我的罪行不蒙赦免,一定不容许我存在,我当呈献国土人民,投奔交州(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直到老死。”
孙权又写信给浩周说:“打算代儿子孙登向皇家求婚。”又说:“只因孙登年纪还小,打算派孙卲、张昭,护送孙登同时入京。”
曹丕报书说:“我跟阁下大义已定,岂愿劳师动众,远临长江、汉水?孙登早晨上道,我晚上便召回大军。”
孙权拒绝,谈判决裂。孙权遂改年号黄武,沿长江布防。此举就是明确表明不奉正朔,不再使用曹魏帝国的年号。在年号制度之下,这就是独立宣言,吴王国出现。但因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国家名“吴”,史学家只好在国名上为他们加上花草,称孙权的“吴”为“东吴”以区别战国时代的吴国和小分裂时代的南吴。
历史发展到此,三国时代正式开始。
浩 斯:蒙古族,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人。
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教授、室主任。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内蒙古文学研究会会员,内蒙古历史学会会员。198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曾就职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师。
1985年9月~1987年1月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助教进修班。1992年10月~12月赴蒙古国科学院访问学习。1998年9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主要讲授课程:《蒙古族文学史》、《中国古代史》、《蒙古文学专题》、《蒙语基础》、《汉语基础》、《翻译基础》。
主要研究方向:蒙古族古代文学。
主要研究论文:《〈蒙古秘史〉艺术形象的美学形式》、《蒙古族作家藏文创作研究》、《蒙古秘史研究的新进展》、《藏传佛教传入蒙古之肇端》、《尹湛纳希文学作品中汉藏文化的渗透》、《试述蒙古古代社会经济立法》、《蒙古民俗百科全书》、《中国“九·五”科学研究成果选》。
曾参编国家级科研课题一项,主持完成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研课题二项。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成果三等奖二项,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青年科技成果优秀奖一项,
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荣誉称号。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内蒙古自治区历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
浩 然:(公元1932~今),原名梁金广,笔名白雪、盘山;祖籍河北宝坻,生于唐山赵各庄煤矿人(今天津)。著名当代作家。
浩然少时读了三年小学。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起从事青年团工作。
1954年起任《河北日报》记者、北京俄文《友好报》记者、《红旗》杂志编辑。
1964年到北京市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后任作协北京分会主席。
浩然于1956年开始发表小说,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喜鹊登枝》、《苹果要熟了》、《珍珠》、《蜜月》、《杏花雨》、《老支书的传闻》,短篇选集《彩霞集》,散文集《北京街头》。
1964年后,在中国作协北京分会专门从事创作。是中共十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5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艳阳天》,被改编摄制成同名电影。1972年出版了另一长篇《金光大道》。1974年发表了宣扬文化大革命思潮的中篇《西沙儿女》和《百花川》。
粉碎“四人帮”后,出版有短篇集《花朵集》、《姑娘大了要出嫁》、《高高的黄花岭》,长篇小说《山水情》(又名《男婚女嫁》)、《苍生》,以及《浩然选集》等。
他还出版了多种儿童文学集。浩然是生活在农民中间、为农民而写作的作家,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民间文化的泥土气息。